记者: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蒸蒸日上,《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也十分关注我校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2013年10月以《从狮子山走向世界》等为题,做了深入报道,请您给我们谈谈学校这几年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之所以取得喜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丁任重:2014年可以说是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事业的发展年。谈到原因,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学校积极激发自身内在发展动力,积累发展能量。2014年,学校积极构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多种形式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活动……多措并举,多元推进,使师生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活跃,学校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搞好国际交流合作,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今年,学校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10所境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招收了140名国际留学生,派出79名学生赴境外学习,选送44人次教师到境外高校访问进修和攻读学位;二是抓好了特色知名孔子学院建设。学校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学校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韩国研究中心,推动孔子学院开展高端汉学研究,向学术型孔子学院迈进;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发表的为巴基斯坦培训1000名汉语教师的声明,选派教师和志愿者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得到了当地民众、对方政府和国家汉办的好评。我校是四川省唯一建有孔子学院的省属高校。下一步,即将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联合筹建我校第三所孔子学院。
——摘自《四川师大报》第575期(总第575期) 2015年1月12日第二版
新闻链接: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我校不断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努力打造来华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品牌,在专业特色建设、研究生培养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成效显著。《四川师大报》第539期发表了校党委宣传部邓爽、国际教育学院林科撰写的题为《从狮子山走向世界——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纪实》的通讯,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该通讯发表后,引起了校外权威媒体的关注。10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从狮子山走向世界》的通讯,如下:
《光明日报》:从狮子山走向世界——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10/21/nw.D110000gmrb_20131021_3-16.htm?div=-1
《四川师大报》:从狮子山走向世界——我校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http://sichuanshidabao.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814277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