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早期中国文化的多元构成——国际教育学院“嘤鸣讲坛”第三期第一讲(国际教育学院专业学术讲座总第十四讲)
时间:2014-09-26 10:44:29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查看:534

新学期伊始,国际教育学院的各项工作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其中,“嘤鸣讲坛”的如期推出,更是展现出全院师生在学术交流和学习工作上持之不懈地热情。

2014年9月25日下午四点,学院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诚教授作了题为“早期中国文化的多元构成”的讲座。据同学反馈,李诚教授在前两期“嘤鸣讲坛”中都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传授了许多专业知识,这次讲座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李诚教授的学术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全院师生。

此次讲座参与人员有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杨颖育、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汤洪等领导以及学院十余位教师和学生,同时此次讲座还吸引了众多留学生前来参加,整个讲座会场座无虚席。

李诚教授首先从长江中下游的中国早期文化讲起,谈到了世界最古老的仙人洞陶罐以及造型精致独特的良渚玉琮和玉枭,节节引人入胜。接下来讲述了长江上游的中国早期文化,其中着重介绍了广汉三星堆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他把每一个精致文物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在讲到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期时代时,他充分阐释了中国早期文化历史和故事的无穷魅力。最后李诚教授按社会形态、朝代及其起止年代、朝代创建人及都城做的分类汇总表格一一作了详细讲述。李诚教授从文物到史实全面阐述了早期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其丰富程度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人。

此次讲座是“嘤鸣讲坛”第三期第一讲,本学期还将陆续开展六场丰富精彩的讲座。

摄影:林科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