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2日至15日,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文化活动专项经费资助下,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全校孔子学院奖学金生赴长江三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长江三峡文化考察之旅。来自俄罗斯、美国、韩国、泰国和波兰等国家的21名外国留学生,在学校研究生处、学生工作部、保卫处及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老师的悉心关怀指导下,分别游历了丰都鬼城、石宝寨、白帝城、瞿塘峡、巫峡、神女溪、西陵峡、三峡大坝,最终顺利完成文化考察活动和文化考察征文写作。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墨客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唐朝大诗人杜甫用“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云忽云根”,描写瞿塘峡的雄奇风貌;唐朝诗人李端用“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刻画巫峡之秀美;宋代大诗人陆游用“船上急滩如退鹢,人缘绝壁似飞猱。口夸远岭青千峰,心忆平波绿一篙”,形容西陵峡的险峻。
各国留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文化考察之旅亲身领略了长江三峡:以峡谷、喀斯特地貌和河湖瀑泉为特色的山水景观文化,以峡江、大坝为依托的水电文化,以传统民居、佛寺道观、水库大坝、现代桥梁为载体的建筑文化,以巴楚文化为底蕴的民俗文化,以川味、山野味和重庆火锅为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古代文豪、美女、武将、贬官和近现代政治家、军事家、学者等聚集的名人文化,以佛教、道教和巫文化为主的宗教文化,以古栈道、古兵塞、古战场和抗战遗迹为载体的军事文化,以及颇具神奇色彩的悬棺崖葬文化和历代移民走廊的移民文化。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林科